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1、考生填报志愿。考生凭准考证号和密码(首次登录时以考生身份证号后六位为密码)填报。考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每次只可选报当前批次一所学校。系统实时分别对填报各招生学校的考生分扶贫生、民族生、统招生、配额生四个类别按中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实时发布各招生学校的填报情况。2、查询。考生可通过报名网站查询填报是否成功,查询自己在所报学校的排名情况,如果排名已在计划数外或未被录取,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改报志愿。3、改报。网上报名录取期间,考生可凭准考证及密码在规定的时间内随时上网进行改报其他招生学校。但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一是考生本人未被原报考招生学校录取;二是考生拟改报的其他招生学校未录取结束;三是拟改报的学校在本片区或本区(县)有招生计划。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3种观点: 中考填志愿的方式:1、填报志愿一定要形成梯度: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先后有序、从高到低、层次分明.形成梯度。如果前一批的三个公费平行志愿(第三批次为五个平行志愿)、一个自费志愿均未录取,档案可抛档至下一批的志愿,以此类推;2、填报志愿切忌颠倒批次:第一志愿栏既可以填报第一批次的学校,也可填报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的学校。若第一志愿栏填报的是第二批次的学校,第二志愿栏只能填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的学校,不能填报第一批次的学校。否则导致后面批次志愿无法录取;3、平行志愿一定要选择同批次学校:考生填报公办学校的平行志愿时,一定要选择同一个录取批次的学校,切忌将不同录取批次的学校填报在同一批次平行志愿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