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买卖二手房的税费谁出

买卖二手房的税费谁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种观点: 一、二手房贷款需要交什么税1、契税:个人购买住房属于是家庭的首套住房,房屋面积为90及以下的,则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以上的,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以上的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北上广深二套房除外。2、增值税及附加:不动产证未满2年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税率为5.6%(增值税税率为5%)。不动产证满2年的免征增值税。3、个人所得税:购房者所购买的二手房如果符合满五唯一两个条件就能免征个税。如果不符合条件,个税按照差额的20%或计税价格的1%计算。4、其他一些费用: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主要的税费之外,还要考虑到其他的杂费,比如在对所购买的二手房需要进行总价评估的评估费用,还有贷款产生的担保费,还有一些数额比较小的费用,比如在过户的时候需要办理的手续费和需要缴纳不动产登记费等,都是按照不同城市相关的收费标准来收取的。二、买卖二手房贷款流程是什么1.提出申请。二手房买卖的双方带齐相关的材料到银行办理手续。先领取二手房个人贷款申请表并填写完整准确,填完之后就把申请表还有所有材料都交给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审阅。工作人员做出初步评估后便给出大致的贷款额度跟年限。这里需花一天时间。2.评估。先前三方约定时间,由银行联系指定的评估机构去做评估。然后在约定的时间,房地产评估机构就会到房源处开始进行评估。评估完成,评估机构将向银行做出房屋评估报告。交易方需要缴纳评估费用。评估的时间不一致,一般来说为3到5天。3.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审批。银行的工作人员对申贷人的资质进行审核,若符合条件,银行将根据房屋评估价格,并综合贷款人的资质进行贷款额度跟期限等方面的审批。一般来说审批过程在5个工作日左右,有写银行审批速度会较快些。4.过户。经审批买方向卖方支付首付款。然后双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凭着首付款凭证、银行的按揭申请审查承诺函等材料到房地产交易所办理房屋产权的过户。过户当天完成,等待20个工作日左右便可领房产证。5.房产抵押登记、保险手续,银行放贷。领到房产证后,需办理房产抵押登记及保险,需交保险费用。之后办理贷款的发放手续,银行开始往卖方的指定的银行帐户发放款项,买方开始按合同按期偿还本期。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买卖过户的,需交纳以下税款:其一、契税:一、90平方米以下,按房价1%缴纳。二、90至140平方米,按房价1.5%缴纳。三、140平方米以上,按房价3%缴纳;其二、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5.5%缴纳;其三、土地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缴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3种观点: 一、二手房贷款交什么税契税征收方法:按照基准税率征收交易总额的3%,若买方是首次购买面积不足90平的普通住宅缴纳交易总额的1%,若买方首次购买面积超过90平(包含90平)的普通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1.5%。注:首次购买和普通住宅同时具备才可以享受优惠,契税的优惠是以个人计算的,只要是首次缴契税都可以享受优惠。若买方购买的房产是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则缴纳交易总额的3%。营业税税根据2015年房产新政,转让出售购买时间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宅或普通住宅按照全额征收营业税,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2年的非普通住宅按照两次交易差价征收营业税,转让出售购买时间超过2年的普通住宅免征营业税。这里有两个要点①购买时间超过2年这里首先看产权证,其次看契税发票,再次看票据(房改房看国有住房出售收入专用票据)这三种证件按照时间最早的计算。一般地说票据早于契税发票,契税发票早于产权证,房改房中时间最早的是房改所收的定金的票据。②所售房产是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另:如果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如商铺、写字间或厂房等则不论证是否过2年都需要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件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缴纳个人房转让所得税。在这里有两个条件①家庭唯一住宅②购买时间超过5年。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注: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但是购买时间不足5年则需要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先缴纳,若在一年以内能够重新购买房产并取得产权则可以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具体退还额度按照两套房产交易价格较低的2%退还。印花税,不过从2009年至今国家暂免征收。二、房子满不满五年的区别1、购房时间满5年的普通住宅,营业税税率,0,且当家庭唯一售房时,个税为0;2、购房时间满5年的非普通住宅,营业税为:(计税价-原值)*5.6%,且当家庭唯一售房时,个税为0。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买卖过户的,需交纳以下税款:其一、契税:一、90平方米以下,按房价1%缴纳。二、90至140平方米,按房价1.5%缴纳。三、140平方米以上,按房价3%缴纳;其二、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5.5%缴纳;其三、土地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缴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2种观点: 如果是普通商品房,你需要准备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契税、产权登记费等。如果是其他性质的二手房可能还需要交纳其他费用。买卖房屋主要需要缴纳契税、房产税、印花税。法律依据:《契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契税。第二条 条例所称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  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账簿;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1、 契税:房款的1.5%。2、 土地出让金:按成本价的1.5%×建筑面积,住房面积是140以上需要3%。3、 印花税:房款的0.05%。4、 测绘费:按各区具体规定。5、 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按各区具体规定,一般情况是在200元内。6、 营业税:成交价×5.5%。7、 中介费:房款的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买二手房税费大部分是由买方承担的,但也有部分是需要卖方承担的,包括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交易手续费,这些费用卖方应缴纳。卖方需要缴纳的税费是个人所得税,税率为交易总额的1%或两次交易差额的2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下列行为:(一)土地使用权出让;(二)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互换;(三)房屋买卖、赠与、互换。前款第二项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以作价投资(入股)、偿还债务、划转、奖励等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征收契税。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分类决定。1、契税(买方支付)根据国家规定,房屋买卖要向国家缴纳契税,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存量房的买卖都要缴纳的。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3%交纳契税,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时间、购房单价、购房面积、是否第1次购房等因素来确定;非住宅类房屋按计税参考价的3%交纳。2、营业税(买方支付)此项营业税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销售营业税组成,征收税率为5.6%。3、个税(买方支付)核定征收方式: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或1.5%、3%),我市个人住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标准为:普通住房1%,非普通住房或非住宅类房产为1.5%,拍卖房产为3%。对于个人转让自用2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住宅,免征个人所得税。4、印花税(买卖双方各0.05%)印花税是针对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所收的一类税费。对于购房者而言,印花税的税率是0.05%,即购房者应纳税额为计税价格×0.05%的数值,印花税采取由纳税人自行缴纳完税的方式。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二级转移登记只收取买方0.05%的印花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转让、抵押,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五章的规定办理权属登记。第六十二条 房地产抵押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因处分抵押房地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税费,通常情况下,卖方会以优惠房价,让买方支付税费,或者自己承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分类决定。1、契税(买方支付)根据国家规定,房屋买卖要向国家缴纳契税,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存量房的买卖都要缴纳的。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3%交纳契税,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时间、购房单价、购房面积、是否第1次购房等因素来确定;非住宅类房屋按计税参考价的3%交纳。2、营业税(买方支付)此项营业税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销售营业税组成,征收税率为5.6%。3、个税(买方支付)核定征收方式: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或1.5%、3%),我市个人住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标准为:普通住房1%,非普通住房或非住宅类房产为1.5%,拍卖房产为3%。对于个人转让自用2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住宅,免征个人所得税。4、印花税(买卖双方各0.05%)印花税是针对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所收的一类税费。对于购房者而言,印花税的税率是0.05%,即购房者应纳税额为计税价格×0.05%的数值,印花税采取由纳税人自行缴纳完税的方式。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二级转移登记只收取买方0.05%的印花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转让、抵押,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五章的规定办理权属登记。第六十二条 房地产抵押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因处分抵押房地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税费,通常情况下,卖方会以优惠房价,让买方支付税费,或者自己承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二手房交易税费由谁交的问题,实际上国家有明文规定,全由买家交原则上说是不合理的。但实际上税费与房价是相互关联的,转让房屋涉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财产转让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 第七条 房地产转让当事人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契税暂行条例》 第九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1、在二手房买卖交易的税费问题上,正常情况下,购买方和出卖方各自承担相应的税费;2、购买方需要缴纳、契税、交易服务费、印花税、产权转移登记费;3、出卖方需要缴纳、交易服务费、印花税、其他附加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分类决定。1、契税(买方支付)根据国家规定,房屋买卖要向国家缴纳契税,无论是商品房还是存量房的买卖都要缴纳的。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1%-3%交纳契税,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时间、购房单价、购房面积、是否第1次购房等因素来确定;非住宅类房屋按计税参考价的3%交纳。2、营业税(买方支付)此项营业税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销售营业税组成,征收税率为5.6%。3、个税(买方支付)核定征收方式: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税价格×1%(或1.5%、3%),我市个人住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标准为:普通住房1%,非普通住房或非住宅类房产为1.5%,拍卖房产为3%。对于个人转让自用2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住宅,免征个人所得税。4、印花税(买卖双方各0.05%)印花税是针对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所收的一类税费。对于购房者而言,印花税的税率是0.05%,即购房者应纳税额为计税价格×0.05%的数值,印花税采取由纳税人自行缴纳完税的方式。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二级转移登记只收取买方0.05%的印花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转让、抵押,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五章的规定办理权属登记。第六十二条 房地产抵押时,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因处分抵押房地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办理过户登记。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二手房买卖需要交税: 1、契税 买二手房涉及到合同价、网签价、过户指导价等几种不同的价格,合同价就是房子的实际成交价格,网签价是在房管局上面备案和公示的价格,决定了交税多少。 2、增值税及附加 按规定,增值税及附加以及个税应该是由卖家承担的,市场成交惯例却是买家承担所有税费。 3、个税 如果房子不满5年或者不是卖家住房,个税交税标准是:差额×20%,差额同价—原购买价—交易中的税金—合理费用,这种征税方式前提是,卖家必须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购入原值凭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第二条 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