陉字笔画:7
陉的笔顺是横折折折钩。
陉字的笔顺图解
共七画
陉
1
2
3
4
5
6
7
陉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陉的拼音为xíng,部首为阝,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ㄒㄧㄥˊ,笔顺编号为5254121。
陉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陉的详细内容
(名)山脉中断地方。
二、康熙字典
陘【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形。《說文》山絕坎也。《玉篇》限也。《爾雅·釋山》山絕陘。《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名陘。又《廣韻》陘,阪也。又地名。《春秋·僖四年》遂伐楚,次于陘。《註》楚地名,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又《左傳·隱十一年》與鄭人陘。又《春秋·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戰于升陘。《註》魯地。又《左傳·成二年》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註》齊邑。《戰國策》秦攻韓,圍陘。《註》在絳州曲沃縣西北,汾水之旁。又山名。《戰國策》楚魏戰於陘山。《註》括地志,在鄭州縣西南。《史記·秦始皇紀》王翦將上地下井陘。《註》山名,在常山,今爲縣。《前漢·地理志》常山郡井陘。《註》井陘山在南。又《禮·月令·其祀竈註》東面設主於竈陘。《疏》竈陘,謂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又姓。《字彙》晉大夫,以邑爲氏。又《集韻》吉定切,音徑。《左傳·襄十六年》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註》海陘,魯隘道也。《釋文》陘,音?。徐音古定反。《篇海》同???。
三、百科解释
xíng
四、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陘【卷十四】【?部】山絕坎也。从?巠聲。戶經切说文解字注(陘)山絕坎也。釋山曰。山絕、陘。按今爾雅奪坎字。郭注云。連山中?絕。非是。陘者、領也。孟子作徑。云山徑之蹊。趙注。山徑、山領也。楊子法言作山?之蹊。皆卽陘字。凡巠聲之字皆訓直而長者。河北八陘。一曰軹關陘。二曰太行陘。三曰白陘。四曰滏口陘。五曰井陘。六曰飛狐陘。七曰蒲陰陘。八曰軍都陘。戴先生水地記曰。此皆㒳山中隔以成隘道也。軹關之山與太行中隔沁水。其山脈來自大岳。白陘之山與大行中隔丹水。其山脈自發鳩別而東。井陘滏口之山與白陘中隔漳水。其山脈自淸漳之源沾領別而東。飛狐蒲陰之山與井陘中隔滹沱。其山脈來自北岳。軍都之山與蒲陰中隔桑乾水。其山脈自大同府之外陰山別而東。大行之名尤顯著。故偁大行八陘。元和郡縣圖志引述征記曰。大行山首始於河內。北至幽州。凡有八陘。後代史志地記多本其說。於軹關巳北、軍都巳南諸山槩目以大行。其亦不達於理矣。先生所論八陘冣爲明析。而山絕坎之訓亦明。凡天下之地勢。㒳山之閒必有川焉。則㒳川之閒必有山焉。是爲坎象。坎者、陷也。陷者、高下也。高在下閒爲陷。陘者、一山在㒳川之閒。故曰山絕坎。絕猶如絕流而渡之絕。其莖理亙於陷中也。从?。巠聲。戶經切。十一部。
五、辞典解释
【陉】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陉读音:xíng怎么读:名词 山脉中断的地方。《尔雅.释山》:「山绝,陉。」宋.邢昺.疏:「谓山形连延中忽断绝者。」《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逶迤傍隈隩,苕递陟陉岘。」宋.王安石〈雨花台〉诗:「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名词 灶的边缘,可放置器物的地方。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上.释宫》:「寤谓之灶,其唇谓陉。」《礼记.月令》「其祀灶」句下唐.孔颖达.正义:「灶陉,谓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 【陉】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陉读音:xíng怎么读:灶边可放器物的地方。 【组词】:灶陉
下面介绍下陉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陉】字的诗词有:
《题井陉双谿李道士所居》、《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声声慢凉陉寄内》、《齐桓公·关睢泽竭自师陉》、《获鹿·入陉程第一》、《过井陉淮侯庙》、《井陉·寒压岁峥嵘》、《井陉口·骏马蹶蹄仆茧足》、《登陉州回山》、《井陉道中》、
关于【陉】字的组词有:
井陉、陉岘、井陉关、井陉口、海陉、灶陉、八陉、竈陉、太行八陉、
关于【陉】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