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实习四周的学校,告别了和蔼的老师、可爱的孩子,告别了已熟悉的一切,我落泪了,悄无声息的泪。
回想4月1日的下午,走进初一四班的教室,掌声四起,我第一次感到为人师长的骄傲。第二天,实习工作正式开始。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直视56双眼睛,我的心砰砰直跳。但同学们信任的眼光,完美的配合,使我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轻松的完成了第一次讲评课;而指导老师给予我的肯定,更增加了我的信心。三周后,我第一次讲新授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功课:了解学生对于预备知识的掌握,讲课方法的不同,和指导老师探讨教案的可行性,在镜子前模仿现场。一切似乎都那么完美。课结束了,尽管老师给予肯定,但我还是能听出那一份牵强。回到办公室,老师指出了我的不足:有效数字的定义是重点,必须反复的讲解和强调,并且要给出具体的例子;课后的作业要让同学们自己做,然后再订正,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掌握程度。当然,也指出了我的优点,课堂气氛活跃,讲解条理分明。于是,我再一次备课,带着老师的指点,带着自己的经验。因为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另一个班上这节课。终于45分钟的课结束,就连平常总是上课捣乱的男生也告诉我,他听懂了。就在这一刹那,我真正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短短的四周时间,让我清楚的知道: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使我想到了传统医学中"望、闻、问、切"四诊法。于是,我总结出四点: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心"问"其想;准确"切"其脉。所谓“望”,就是要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做到“见月晕而知风”,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闻”就是听,听学生的心声,听学生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千万不要用老师习惯性的眼光遮住了隐藏在孩子们身上的“光环”;学生需要"爱心"。一次次真心实意的促膝长谈,一句句亲切入微的话语,一份份暖意融融的爱护,学生会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将他所信任与爱戴的老师作为模仿的榜样;"切"准其脉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老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在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希望之火。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实习结束了,我的教学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名老师;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引起那样大的影响。
实习结束了,同学们争抢着要我的地址、电话、QQ号、照片,甚至相约“五一”。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会淡忘他们的脸孔,但这种美好难忘的师生之情将永驻我心。在这段时光中,我付出了很多,但得到学到的更多。不管将来我是否成为一名教师,这些都使我终身受用。
指导老师评价我的课上得较好,对自己严格要求,教学基本功好,教学态度好,上课了较受学生欢迎。
我是郴州师范初等教育系08级大五班杨薇,从20xx年x月x日在栖凤渡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深受校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在实习过程中,认真备课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指导老师和校领导给予了帮助和指导,指出不足和学习经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一年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了,在实习过程中,我有着许多收获和欢乐,但也有着苦涩和教训。这些成功的经历将激励着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取得更大成绩,失败的经历将使我努力去改变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让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好,这一切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的实习生活是从9月x日开始,我所在班级的由于老师,由于个人原因需要请假一段时间,这使我有机会在刚进入学校的初期基本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学校的管理模式外,能更多地走进教学的课堂,丰富了我的实习工作。
通过这一年的实习,使我收获了很多:
1、课前一定要认识到进行扎实的备课和精心准备的必要性,这样上课才会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不紧张。
2、课堂上要注意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如果课堂秩序很乱,就算是再精美的课前准备也达不到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且课堂组织能力恰恰也是一个新教师最欠缺的能力。所以在实习期间,我苦恼最多的也是怎样组织课堂,如何让学生跟着我的教学环节上课。所以在课后,和老教师讨教最多的就是课堂组织了,从中学会了许多组织课堂的小妙招。比如有学生在下面讲小话的时候绝对不能纵容,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让他知道上课讲笑话是不对的,不过最好还是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可以叫他回答问题或者用眼神告诉他该如何做。
3、上课时态度要从容大方镇静,采取恰当的姿态语言帮助说话,从而使教者更加具有激情,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轻松氛围中学习。而且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朗读能力是必须过关的,因为语文本身就是教学生如何感受、欣赏语言文字之美,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有过硬的朗读能力,能把学生带进课文中,亲身感受语文带给他们的奇妙体验。
4、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巩固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思索,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不是以往的“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一定要准确地给老师和学生定位,不再是以前的以老师一人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在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从哪些方面思考,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
5、在课后要主动虚心地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以及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认真地做好自我分析、评价和总结,对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改进,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6、每一节课后,都精心选择份量适当的、难度适中的习题,并着眼于巩固学生知识培养技能,尤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布置作业,对布置的作业及时检查,认真批改并分析研究学生完成作业的优缺点,批改作业时要给学生写批语,态度要慎重,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作为一个新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在实习期间我在老教师身上收获了很多教学经验,同时我也明白了这些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每个人为人处事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我们只能借鉴并吸收其中对自己有效的那部分经验,所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对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照单全收”。我觉得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自己心目中认定的那位教师。
一年的实习让我体会到做一名老师的乐趣与辛苦,同时它使我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变为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教学。真是“实践出真知”啊!我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深切地感觉到:做一个小学老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美国的优秀教师雷夫也说“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但是我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个职业,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而且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觉得孩子是真可爱、真单纯。与他们相处多了,真的可以让自己永葆一颗年轻的心。虽然我离教师这个标尺还有一段距离,尽管在教师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做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完成一个儿时的梦想,更多的是承担一份社会的使命感。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