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寿的基础解释是:古礼,人六十岁始预为制办寿具,称/'制寿/'。
制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制寿详细内容】
1.古礼,人六十岁始预为制办寿具,称'制寿'。《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孔颖达疏:'六十岁制者,明老而预为送终之具也。'后亦称六十岁为'制寿'。
二、引证解释
⒈古礼,人六十岁始预为制办寿具,称“制寿”。引《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孔颖达疏:“六十岁制者,明老而预为送终之具也。”后亦称六十岁为“制寿”。《晋书·皇甫谧传》:“吾年虽未制寿,然婴疢弥纪,仍遭丧难,神气损劣,困顿数矣。”
三、网络解释
制寿制寿,拼音是zhìshòu,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礼,人六十岁始预为制办寿具,称“制寿”。
四、汉语大词典
古礼,人六十岁始预为制办寿具,称“制寿”。《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孔颖达疏:“六十岁制者,明老而预为送终之具也。”后亦称六十岁为“制寿”。《晋书·皇甫谧传》:“吾年虽未制寿,然婴疢弥纪,仍遭丧难,神气损劣,困顿数矣。”
五、关于制寿的成语
六、关于制寿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