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亲历者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建立新的模式需要通过辩论、试验和借鉴成功与失败亲历者的经验。
2、这些景象印刻在了当时目睹者的脑海里,可后代人还能像亲历者那样感受这些重要时刻吗?
3、以西安某高校女生宿舍楼火灾的亲历者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高校宿舍楼火灾中调查对象逃生行为反应的特点。
4、这部电影的筹备工作持续了两年半,包括搜集必须的资料、采访事件的亲历者以及仔细挑选群众演员。
5、她就是国际第一难民收容所总干事黄慕兰,这位传奇的女子是饶家驹难民区营建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亲历者。
6、他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并有机会成为某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亲历者或目击者。
7、其中之一你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并不是亲历者所写的。
8、体验二元周期并且在路程中学习掌握,这是为何你们亲历者过程的原因。
9、亲历者、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张召忠曾直言,当时连“鞭状天线”都不知为何物。
10、网友“紧那罗”自称是事件的亲历者,他这样描述当天的情形。
11、曾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苏联卫国战争的亲历者李树华老人也对卫国战争的经历记忆犹新。
12、本文从历史亲历者表述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学家研究程序中的历史事实两个方面讨论历史叙述现象,指出历史事实是一种修辞建构。
13、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
14、尤其是对于非事实亲历者的法官,这种情况就更加的常见。
15、这一丑闻是国会加强了对药品的监管,也是她成为历史上三大重要事件中两大事件的亲历者。
16、亲历者小舒肯定了对冲说,她表示,昨晚踩踏事件的发生,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群不听从警察指挥,“怎么拦都拦不住”。
17、作为亲历者,回忆起这段尘封的往事,该权威人士仍如鲠在喉。
18、陈坚:“我是北川大地震的亲历者,说不幸运又是很幸运的人。
19、很显然,由这样一位晋阳起兵的亲历者所撰写的史料,其真实性肯定要远远大于唐朝建国后的那些官修正史。
20、这令他心潮难平,张怿伯的日记给他很大冲击,这个亲历者的记录令他仿佛直接触摸到那段历史。
21、口述史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
22、丁文、高丽良、辛惠仙三位离退休老干部作为历史亲历者发言。
23、作为青春生活的亲历者,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她他们这一代人自己的青春体验。
24、作为学院升格转型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无尚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倍加珍惜,团结拼搏,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学院跨越发展。
25、作为亲历者,作为影像工作者,他能够与外在景观形成一个有效距离,以影像的方式思考社会文化问题。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