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映故居位于岱山县高亭镇清泰路后街弄14号(黄家)。
金维映(1904~1941)女,原名金爱卿、又名金志成,昵称阿金,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人,幼年和童年时代成长于高亭镇黄家。1913年就读定海县立女子小学。1919年到宁波师范学校学习。师范毕业后,回定海“女子小学”担任幼稚班老师。金维映出生于20世纪初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自幼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少年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胸怀爱国大志。在定海“女子小学”执教期间,积极投身声援“五四”、“五卅”等爱国反帝运动,期间,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6年10月,金维映由一名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光荣地加入中国党,并成为舟山群岛第一个党组织――定海支部的领导成员,1927年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岱山盐-动,点燃了舟山地区斗争的烈火,时被宁波地委誉为“定海女将”。大失败后,转移至上海,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江苏妇委工作,从事工人运动,曾任江苏妇委、上海丝织行业党团工会联合行动委员会、江苏常委等。1931年7月,调到苏区工作,历任于都县委和胜利县委(是苏区仅有的两位女县委之一、苏区“扩红”突击队总队长、组织部组织科长、军事委员会武装总动员部副,在苏区经济建设和扩大红军支援前线中,工作主动,富有创造性,成绩卓越,表现了杰出的领导和组织才能。1934年1月,被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金维映踏入万里征途,是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30位女战士之一。1937年调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任第四大队女生区队长。1938年,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莫斯科学习。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金维映在战乱中牺牲,是年37岁。
金维映故居座西北朝东南,原有62.4平方米木质结构3间(含中堂)瓦房。1988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2月,故居仿貌进行翻修,并对室内进行简易布展。1991年7月,在中国党成立7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1994年6月,列为首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3月,同志为金维映故居题写了匾额“金维映故居”,6月,金维映故居举行挂匾仪式。2000年,列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4-10月,岱山县委、岱山县拨专款重新修善,由原3间扩建为砖木结构瓦房5间,占地面积349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4平方米。10月底,在金维映烈士诞辰百年之际,故居内展出着149幅照片、图片,40余件珍贵实物,记述1926~1941年金维映烈士生前在舟山、上海、苏区、长征途中、延安和永远的怀念等6部分组成,约2.5万解释词。2005年4月,列为市级红色旅游基地。
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光英题词,著名书法家郭仲选题的“高风亮节”和画家卢小轩画“竹涛”悬挂在故居中堂,另有:著名人士赠金维映故居题词25幅,赠国画17幅,现有专职管理、讲解员1人,兼职3人。至2008年4月,共接全国各界参观者28万余人次,为岱山县对外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金维映故居于2001年6月被浙江宣传部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维映(1904~约1942),女,原名金爱卿,化名阿金。浙江省岱山高亭镇人。15年(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党,是舟山地区最早的女党员,定海支部委员,领导和建立了定海县总工会和岱山盐民协会。 16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她到上海,在岳州路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江苏省妇委工作。大家都亲昵称呼她“阿金”。民…… 金维映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