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李守/文 李骋宇/图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辛壮/视频
炎炎夏日,清凉的漂流项目成为游客避暑的热门选择。今年暑期,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游客量同比增长30%,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5万人次。凭借原生峡谷的自然优势和持续创新的服务体验,这里已成为拉动当地文旅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漂流热”席卷而来
年轻人竞相逐浪
TRAVEL
水花飞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在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一群来自郑州的大学生——小李和他的朋友们,尽管浑身湿透,却笑得比阳光还要灿烂。
TRAVEL
像他们这样慕名而来,在浪花里尽情嬉戏的游客络绎不绝。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内人潮涌动,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5万人次。今年开漂以来,该景区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30%。
TRAVEL
“太爽了!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网友乐乐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漂流体验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网友望望不上班感慨道:“人生似漂流,沿途皆风景,遇见皆惊喜。”
网友苏战更是直抒胸臆:“去漂流,去嘶吼,去泼,去闹,去笑。”
…… ......
这个暑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漂流”,正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货币”。仅仅在抖音这一个平台上,“漂流”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就已突破惊人的210亿人次大关,这股势不可挡的“漂流热”,点燃了无数年轻人对夏日激情的无尽向往与热烈追求。
TRAVEL
原生峡谷优势+创新体验升级
漂流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自2007年开漂以来,凭借原始森林环绕的4A级峡谷地貌和天然河道优势,迅速成为中原地区漂流旅游的代表性品牌。
18年来,景区以“生态优先、体验制胜”的发展理念,持续迭代升级游玩体验,构建起“自然野趣+科技赋能+文化破圈”三维结合的发展模式。
2025年漂流季,尧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斥资改造的河道新增十余处落差点,精心打造的“绿野仙踪”“雾森梦幻”等沉浸式主题场景,让游客在享受自然野趣的同时体验奇幻冒险。
TRAVEL
景区营销活动同样精彩纷呈:“狂浪音乐节”让五湖四海的游客放下疲惫,尽情摇摆;通过抽奖赠送MiNi汽车、苹果全家桶等重磅福利精准触达目标群体;“无人机航拍大赛”则激发游客创作热情,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隶属于同一集团的尧山天河漂流景区还创新推出coser动漫大会,哪吒、敖丙、敖闰、申公豹、太乙真人等《哪吒》剧中角色20多人掂着水盆齐上阵,实现二次元文化与漂流体验的破圈融合。
在品牌建设方面,景区已拿出百万元奖金,连续9年表彰拾金不昧的员工,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TRAVEL
文旅新引擎驱动经济新增长
流量变现需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文旅产业正成为平顶山市新的增长点。在今年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平顶山市提出要大力培育“交通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露营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七种业态,加强文旅与教育、体育、农业等领域跨界融合,推出消费新产品新场景,实现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TRAVEL
“漂流不仅是一项旅游产品,更是推动夏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鲁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文旅+”战略,持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新业态,让漂流经济的热度转化为区域发展的长效动能。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尧山大峡谷漂流的爆火,本质是产品创新力、服务温度与前瞻性的共振。尧山大峡谷漂流的成功实践,为地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他建议,当地可以以漂流为“触媒”,打通从“自然资源”到“体验场景”再到“产业价值”的转化路径。具体而言,短期强化基建与服务留住游客,中期通过业态融合延长消费链,长期构建“漂流引领、多业共生”的乡村振兴生态。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升华,“清凉经济”的热浪方能持续激荡出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