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抓住机遇走出困境与时俱进_浅谈中职学校招生面对的困难与任务

抓住机遇走出困境与时俱进_浅谈中职学校招生面对的困难与任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09年2月 

第27卷 第1期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AdultEducationCollegeofHubeiUniversityFeb.,2009

 

Vol.27 NO.1

抓住机遇 走出困境 与时俱进

———浅谈中职学校招生面对的困难与任务

彭运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430063)

摘 要:本文要主分析了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机遇及其招生难的几个原因,同时根据中职学校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加强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发展的办学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遇;困境;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44(2009)01-0028-03收稿日期:2008-11-18

作者简介:彭运波(1966— ),男,湖北孝感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推动下,迎来十分难得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中职学校培养的中专生青睐和渴求,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到中职学校参加专业学习和深造,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以此也促进了中职教育的良好发展。的支撑、市场的需求,中职发展前景和未来应该是美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和人为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发展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从武汉市2002年———2007年考生录取情况看,各中职学校面对相同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却存在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参差不齐,有的学校曾出现招生计划数大于实际招生数的情况。造成此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招生工作遇到的困境和艰难,即生源不足。因此,中职学校首先要正确分析招生工作难的现实原因,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拿出好的解决办法。笔者通过多年在招生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压力和过程,对现在中职学校招生的实际

环境所遇的困难作肤浅的分析,同时对中职教育的未来作良好的展望。

一、中职发展的机遇

教育部周济在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上发表了《思想、改革创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的讲话,讲话中指出:中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中职招生达到801万人,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这是国家的战略考虑,是促进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任务,中职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湖北省近年来很注重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中职招生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中职招生达到50.2万人,创历史最高水平,在2004年基础上翻了—番,首次超过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据武汉市教育局统计,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现己突破13.5万人,比2001年增加约8万人。近5年,中职毕业生供不

第27卷第1期抓住机遇 走出困境 与时俱进29

应求,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大批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把中职发展作为重点是符合国情的。

二、招生难四大原因

中职招生工作在市场机制主导下难度是逐年加大,高校扩招的影响再加上职校、技校、培训学校等,使招生大战愈演愈烈,招生难、难招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社会地位低。据市招考办数据显示:2008年

己的特色专业。但也有中职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了扩大招生面,对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可观的专业,冒然地去开设本不属于自己特有的且不熟悉或不太成熟的专业,不计后果蜂拥而上。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不完善或说根本不具备,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绝非易事。这类中职学校开设的“突击上”专业还造成了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规范的混乱局面。事实证明,武汉市现在有的中职学校因生源不足诸多原因使自己独有的重点专业逐步消失。目前招生好、生源素质高、社会影响大、办学有特色的中职学校,都是以市场为依托并丰富和深化自己传统的特色专业,站稳市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特色办学、社会认知度高和信誉好,在就业市场占有率高的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值得有些学校去好好思考的问题。4.声誉的下滑。生源是学校生存的条件,而声

武汉市有10.5万初中毕业生报名参加中考,只有53人填报中职学校的志愿,占中职计划招生数5

万人的12%,另有93674人填报普通高中志愿,超出普高计划招生数5.2万人的56%。从中仍可看到高校扩招影响的影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思想深深潜伏在家长的头脑里,认为孩子读普高是有机会考上大学,读普高比读中职将来的社会地位要高。“上高中———考大学———工作好”就成了学生奋斗的方向,成为家长的期待,故对中职学校不屑一顾。而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又是初中毕业生,愿意到中职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的学生报名情况不理想,这给中职学校招生带来冲击和压力。

2.地方的封锁。“招生是一年比一年难了”这

誉是发展的基础。中职学校招生难还与其声誉有关,而好的声誉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重身份、轻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一直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中职学校招生教师都会在招生中体会到现在的家长和学生对中职教育的轻视。又因学校多、生源少,规模扩大等,使部分中职学校在招生中有不规范的言行,宣传中诋毁他校来抬高自己,无形中造成中职的声誉整体下滑。另外,招生录取方式对生源要求降低了,对考生来者不拒,这种情况导致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呈下降趋势,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极差的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后因严重违纪违法成为反面教材,使学校声誉雪上加霜。还有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面对“蛋糕”的日渐缩小,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其中给初中毕业班老师吃回扣己成为中职学校招生所采用的必要手段,而回扣数额成为调动这些老师配合招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虽然有上级部门发文件打击杜绝此类招生违纪的事发生,但仍有中职学校为了生存很无奈难以走出回扣

是中职招生人员发自内心的声音。地方各级为了保护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满足本地区职业学校的招生需要,对本地区以外的中职学校进行性招生,甚至有的当地教育部门以下文件的方式进行封锁。据了解,从武汉市2008年中考考生填报志愿数据情况来看,有的中职学校在远城区的考生填报职校类的志愿投档数为零,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今年更为突出,中职学校在招生宣传阶段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很不理想,之前所做的工作全部付之东流。因此,中职学校想在本地区招好生,没有地方的支持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现实。

3.特色专业不明显。中职学校的办学必须有自

30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2月

的怪圈。

三、明确任务加强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发展

中职学校当前面临的任务:一是继续扩大规模,中职要略高于普高,完成招生任务820万:二是要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三是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质量是方向、是基础、是保证,要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育教学要走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前沿。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继续推行中职学校两个“三段式”的办学模式。

(教育部周济在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上的

接决定将来招生的效果,管理是所有中职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中职学校要制定出适合本校具体情况并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好管理制度来。

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不断加大还与中职学校在生源数量上扩张的同时,忽视了教师教学质量、学生规格质量、课程开发、专业设置等全方位的学校质量管理有关。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就会造成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滑坡,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并使其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只有改革和创新,才有希望。例如武汉某中职学校今年大胆地尝试,把其重点专业作试点,提高考生入学门槛,教学上求创新,把三年学制设为四年学制,增加专业技能课时量,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实践的学习和培养,在中职学校开了先例,引起很大的反响,并得到家长的理解,考生报名踊跃,招生效果好。总之,在越来越激烈的招生竞争中,中职学校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工作,要立足于市场,想要做大做强,关键除抓好招生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好内功、树立良好信誉、增强品牌意识,才能快步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讲话)

“有源则兴,无源则衰”,生源数量己成为中职学校办学成绩的重要标志。许多学校把生源作为学校生存、发展规模、办学效益等核心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却过于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忽略了质量管理。解决好招生工作难度,学校的管理很关键。考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学校的管理情况,比如学校管理好不好,怎么管的,学生在学校读书会不会出事,打架和跑出学校上网等,把孩子的人生安全放在很重的位置。有的中职学校的管理很多是把招生作为第一工作,管理成了第二工作。然而实践证明,招生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管理的质量直

[责任编辑:成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